七猫小说 > 其他类型 > 带个陶罐去扶贫 > 第二百一十三章 设上分点

第二百一十三章 设上分点(1 / 1)

第二百一十三章设上分点

郑畏从张家楼乡出来,也没有心情继续暗访下去了,估计这样的情况,其他的村子里也会有。

他安排于春民在张家楼乡试点,逐村逐户地调查登记,进行严格的甄别,看看能不能开发区想办法,解决好这类因父子或者婆媳关系不好,导致老人无人照料,生活困苦的问题。

面上的问题,必须从面上解决。

实在不行,就动用法律的手段,让养老问题不再是问题。

当郑畏回到九家涧的办公室,就接到张家楼乡党高官于春民的电话,说已经召开党委会研究了免去韩信沟村支书韩太怀的村支书记职务。

人选也已经找到一位,在县里一家工艺品公司干副总经理的韩永三。

党员,有着极强的经营管理经验,已经不差钱,也愿意回村里做些事情。

于春民准备去跟他谈谈,请示郑畏还有什么指示。

“你们选好配强,既然把不称职的免职了,新上任的就得有新作为,否则典型就失去意义了。”

郑畏决定把韩信沟当成自己的联系点,先做成个典型示范。

让其他村看到干与不干不一样,干就有成绩,就会有改变,经济上去了,扶贫和社会治理工作都会齐头并进发展。

于春民这次的动作真快,算得上雷厉风行了。

郑畏在办公室处理完公文,就找来徐杰几人,把九家涧最近需要抓紧推进的工作重新进行了调度安排。

徐杰汇报了一个情况,引起了郑畏的注意。

“何清荷的手工制作玩偶,样品被英伦一家公司看好,下了一个大订单。只靠新生美术学校忙不过来。我帮着她在九家涧范围内征集了部分零工妇女,培训后,到她英格公司领原材料,回家制作完成后,再送回公司,验收合格后,直接发加工费。手艺好的家庭妇女,一天都能挣到二百多元,早晚加加班的事。”

郑畏问到:“效率怎么样?没更广泛地征集分散加工点?”

“忙不过来,只靠九家涧这些人手,远远不够,大部分的妇女都在村里有班上。我估计邻近的其他乡镇企业不多,去设加工点,收放活能行。”

徐杰早就有主意了,只不过需要自己协调一下。

“好说,我让黄雁联系周边乡镇的妇联,让她们帮着组织一下妇女,妇女创业也是她们的职责所在嘛。”

此时,郑畏说这些话,轻松自在。他与黄雁可不仅限于九家涧发号施令了,在整个临港开发区都好用。

徐杰眼里露出羡慕的神色,顺嘴就来了一句:“我什么时候也能到临港开发区工作就好了。”

算是感叹,也是投名来了。谁不知道谁呢。

“好好干,到时候面包会有的。”

郑畏给他一颗定心丸吃下去,先把九家涧的活干好吧。

我这还想把九家涧的全面工作委托给你主管着呢,你这就做着去临港开发区工作的美梦。

欲戴王冠,必承其重。

郑畏安排黄雁去协调各乡镇妇联后,自己给了于春民一个电话。

“我这里有个好项目,出口的玩偶加工,你们那里新选的韩信沟村支书之前不是干过工艺品公司的副总嘛,让他来看看,洽谈一下合作事宜,在那里设上个分加工点。让老百姓先富起来,扶贫工作什么的,也应刃而解了。”

于春民在电话里,答应着,还说到:“我马上找到他,陪着他一起去看看,定下来就快干起来。”

他现在可是最想干事了,否则被郑书记给惦念上了,准没好事。

拼上命干,又死不了人,跟着郑书记干,还能干成事,说不定入了他的法眼,再升升也不是没有可能。

这年轻大官,可是只看工作的。

至于其他的背后手段,人家根本就看不上眼。

论家产,在九家涧几乎没人赶得上。论传承,那才叫根正苗红,红色继承人。

于春民现在最大的梦想,就是抱紧这根大腿,指那打那,拼命去干,无怨无悔,焕发了青春朝气。

次日一大早,于春民就陪着韩永三到了九家涧,按照郑畏给的电话,联系上何清荷,直接洽谈业务。

他们很快就谈好了合作业务,于春民跟郑畏汇报时,郑畏让他领着韩永三到他办公室。

想见见能够担当起示范带动作用的韩永三村支书,实在是见多了村里的领头羊,心里还是很重视的。

郑畏从韩永三进门的那一刻,就认准了他是位干事的人。

宽脸大眼,身材魁梧,有着生意人的精明,也有着东山人的厚道。

握手,坐定,沏茶,谈话。

“你们怎么谈的?”

郑畏直接切入主题,国外定单加工,可不是小生意,如果搞好了,确实能够振兴一方经济。

“郑书记,我与何清荷老总谈的是合作分点,她负责培训、提供原材料,验货收购,我负责组织人力,发放原材料,回收成品,进行初步的验收。”

韩永三是个爽快人,做生意习惯了,把主要的环节谈定,其它的细枝末节,不再计较。

“每件加工费谈定的五元,我的手续费是每件一元。估计每天一般能加工成品三十件,收入百五十元,利润很可观。”

“何总的加工费比我原来所在的公司优厚,如果她这批订单加工完毕后,还可以从我原来公司里再提货加工,让在家里的妇女们都能有收入。”

韩永三对干好村支书充满了信心,还是党员,在原单位也是骨干。

“你对村里未纳入扶贫对象的实际贫困户,要个别对待,尽量帮助他们解决些实际困难。如果能够参加些公益劳动更好,比如打扫打扫村里的卫生什么的,让他们多少有份收入。”

郑畏还是嘱咐了韩永三注意事项。按道理讲,他这一级的干部,根本就没必要让郑畏当面再嘱咐些什么。

这项工作,属于于春民的职责。

“于书记,回去要多支持他的工作,如果乡里搞成这么三五个村,开个现场会,推广一下,都主动帮着老百姓创收的话,乡里的各项工作也就带起来了。”

郑畏跟于春民交待着他应该做好的工作,于春民有些激动,点头应诺

“我一定尽快把这项工作抓起来,开展顺利的话,全乡都要学习这种做法,把分散的劳动力全部利用起来,分类做好产业,让他们得到收益。”

于春民的思路越来越清晰,抓经济并不虚头巴脑,有产业才会有收入,老百姓手里有钱了,乡里自然不会缺钱。

只要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,老百姓也会主动做生意,从而形成产业,乡里自然有税收。

郑畏的安排,让于春民充满了干劲,毕竟他面对的是临港开发区未来的主政人。

郑畏送于春民二人离开时,跟他们商定半月后,前去调研。

期间,张家楼乡的扶贫工作调研工作,由于春民书记代劳,一定要摸出实底来。

到时,一并研究解决掉。

干工作,就是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过程。

每当解决掉一个问题时,工作就会向前推动一大步,跃上新的台阶。

在新的台阶上,肯定还会遇到困难和问题,再研究解决掉就是,没什么大不了的。

如此周而复始,才是不断前进的规律。

如果面对问题,视而不见,绕道而过,甚至回避问题,久拖不决,肯定得不到发展,更不会有大发展。

善于发现问题,是水平。善于解决问题,是能力。

送走于春民之后,郑畏在自己的笔记本上,写下这么一段话。

想了一想,顺手把这几天的工作情况,编成短信,发给了郑克爽副市长。

“筹委会已经运行快一周,需要开个会了吧?”

他还提了一条建议,收到回信:“好的,你利用周末组织一下,我尽量赶过去。”

这还是想当甩手掌柜的姿态。

当郑畏正有些怨言时,收到另一条短信,“晚上请你吃饭吧?一品鲜饭馆的茶室见。”

何清荷的短信,郑畏回到“好。”心想要不要带上付娇?

最新小说: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八零好福妻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谍海偷天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九零福运小俏媳